近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情况,并印发相关通知,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这一举措表明党中央力戒形式主义的决心,也符合目前基层建设的要求。基层作为人民群众最厚实有力的肩膀,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各项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做好基层减负工作,做到“五一一”,基层干部才能更好地轻装上阵,服务人民。
为基层减负,就要做好“五减”。“五减”指的是要减少文件、会议、事项、台账、考察的数量。现实中,“文山会海”“痕迹主义”随处可见,就连一些政务APP也可能成为基层的负担,被称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这些现象不仅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的工作时间,耗费了大量精力,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进度。我们应该要勇敢地向形式主义说不,打响基层减负的第一枪!对于那些必须开的会议要尽量控制时间,能短则短,必须发的文件和报表应该是集中整合和浓缩过的,积极推行“文会瘦身”,推行“多会合一、一会多开、开会中会”的模式;创新基层的工作方式,摈除以往以材料多少来论实绩的观念,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机制,把基层有限的资源和基层干部有限的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为基层减负,就要做好“一增”。“一增”指的是要增加对基层干部的关心与支持,让基层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有了精神上的支持,便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办实事。现在的基层干部每天面对的都是形形色色的人群,需要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每一天的弦都是紧绷的,肩上的责任也很重大。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我们应该积极为基层减负,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把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关心关爱机制,切实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困难,在政策上激励他们,在工作中给予支持,在精神层面给予关怀,让基层干部能够更好地热爱基层工作,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建设基层!
为基层减负,就要做好“一明”。“一明”指的是要明确责任边界,让基层干部胆大放心的投身到基层事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面对高举头顶的问责大棒,许多基层干部常常感到无奈,无所适从。当然,问责固然重要且不可忽视,但是如何问责,问责的界限是什么,才是真正能为基层减负的关键之处。我们在问责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要一棒子打死,而且也要区分是否是因为经验不足或试探性实验过程导致的失误,还是因为违纪违法导致的错误,以此基础进行理性问责。我相信,只有将严格和规范相结合,做到理性问责、精准问责,才能真正做到为基层减负,广大基础干部才能砥砺前行。
为基层减负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我们要坚持做好“五减、一增、一明”,久久为功,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减负落地生根!(边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