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国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2017年11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本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着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身为绍兴人颇感自豪的是,本卷中有许多篇目不止一次地提及了绍兴历史上的名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本书的文稿中有两次提及周恩来。周恩来(1898—1976),祖籍绍兴,多次表明“我是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共和国开国总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一文中,引用了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中的名言,来论述“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的重要性,他说:“周恩来同志说过:‘新民主主义的议事精神不在于最后的表决,主要是在于事前的协商和反复的讨论。’”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一文中,周恩来作为注重家风的典范又一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提及,他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一文中,两次提及鲁迅。在论及“文艺要热爱人民”时,他说:“鲁迅就对人民充满了热爱,表露他这一心迹最有名的诗句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此文的后半部分,在论及“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时,他又以鲁迅为例子,他说:“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
王守仁(1472—1529),明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世称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一文中,引用了王守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名言(见《教条示龙场诸生》),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个“志”,就是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以此强调理想信念对于我们党和党员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一文中引用了王充《论衡·书解》中的名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公元27—约公元97),字仲任,会稽人。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论衡》是其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着作。“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房子漏不漏,住户最知道;政策好不好,百姓最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名言,主要是在告诫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
此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提及的历史名人中,还有两位虽不是绍兴籍人,但与绍兴的渊源颇深,至少可以算是“半个绍兴人”。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时吴县(今苏州)人,着名政治家、文学家。1039年7月,范仲淹曾知越州,在绍兴做了一年多的“父母官”,时间不长,但政绩卓着,在关心人民疾苦,体恤贫弱孤寡,减轻人民负担方面也做了不少好事。他离任后,绍兴人民建“希范亭”,并立牌坊题镌“百代师表”四个大字,以示褒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一文中引用了其散文名作《岳阳楼记》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言,以此赞扬“热爱人民的作家”贾大山的“忧国忧民情怀”。他说:“我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结识的作家贾大山,也是一位热爱人民的作家。他去世后,我写了一篇文章悼念他。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忧国忧民情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王安石(1021—1086),江西临川人,北宋文学家、改革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游绍兴,写过不少歌咏会稽山水的诗词。他在登临绍兴塔山应天塔时,曾作有名诗《登飞来峰》,全诗为:“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其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因具有严密的思辨意味而成为千古名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23日,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一文中引用了王安石散文《周公》中的名言“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以此强调制订“善法”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