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老酒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绍兴老酒是绍兴的着名特产,生产历史非常悠久。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已很普遍。《吕氏春秋》载有越王勾践“投醪劳师”的故事,至今城内尚有 “投醪河”遗址。到南北朝时,绍兴老酒已成为贡品。五代吴越国时,绍兴的酿酒事业进一步发展,酒税已成为当时国家的重要税收之一,,吴越王钱镠特设酒务司 专管,这就是城区酒务桥的来历。宋室南渡后,绍兴老酒发展迅速,当时城内达到“酒满街头”的程度。绍兴老酒生产的鼎盛时期在清光绪后期,年产量曾高达 60900吨,仅贮存3年以上的陈酒就有36000余吨之多。民国时期,受战乱影响,产量很不稳定,1945年仅产2500吨。
    历史上绍兴的酿酒业形成了两个中心。一为绍兴西北部的东浦、柯桥、阮社。柯桥梅市出产的香雪酒,闻名遐迩,而东浦则有“东浦十里闻酒香”的美称。另一个中 心为绍兴城区。城区既是一个市场,又是绍兴的交通枢纽,每年外销的酒有很多是从城区装运的。明、清时,城内酒坊林立,有着名的高长兴酿坊、沈永和酿坊等。
    解放后,绍兴酿酒业逐步发展到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绍兴酿酒总公司所属的三家国营酒厂(绍兴、沈永和、东风酒厂)近9年来产量以7.75%的平均速度递增, 现年生产能力达4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黄酒生产企业。年出口7000吨,占全国黄酒出口量的95%以上。每年为国家创汇800万美元,远销美国、法国、日 本、东南亚、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乡镇酒厂发展也较迅速,1986年共有52家,年产量达14400余吨。
    绍兴老酒是用上等精白糯米作为主要原料,优质黄皮小麦作为酒曲酿制的,而得天独厚的鉴湖水是形成绍兴老酒特色的关键所在。鉴湖水系由于其独特的地质、地貌 和土壤结构,形成了国内外少见的适于酿造黄酒的优良水质。有关科研单位对鉴湖作了长时间的考察研究,认为鉴湖水系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鉴湖的源头出自会 稽山的北麓,那里茂林修竹,植被良好,水的矿化度比较低,水色透明清澈,水中含有多种微量矿物质,极有利于酿酒。同时,鉴湖水源充沛,湖水平均每7天多就 可更换一次,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在我国的淡水湖泊中是极为少见的。再一方面,鉴湖沿岸及湖底的泥煤层具有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变换的功能,对湖水中有害物 质有吸附与过滤作用,使鉴湖水常年保持高度的洁净状态。
    绍兴老酒声誉斐然,清朝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产之一。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36年浙赣特产展览会上,多次荣获 金牌和优等奖状。1952年、1963年,绍兴加饭酒分别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一。1979年加饭酒又获“国家名酒”称号,由国家经 委授予金质奖章和奖状;同时,元红酒、善酿酒双获“国家优质酒”称号,由轻工业部授予“优质产品证书”。1980年香雪酒也荣获省府颁发的“优质产品证 书”。1983年加饭、元红双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善酿获银杯奖,香雪获部优称号。1985年在法国巴黎世界美食旅游产品评比中,绍兴塔牌加饭 酒获金质奖,同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博览会上,两次夺得金奖。在全国众多的酒类中,绍兴老酒是获奖次数最多的品种之一。几年前,国家宣布礼宾改 革,绍兴加饭酒代替茅台成为招待外宾的国宴酒。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272号